-
一体化污水处理中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作用是什么
发布时间: 2021-06-05 点击次数: 3827次一体化污水处理中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作用是什么
一,生物接触氧化池
接触氧化池其工作原理;淹没在废水中的填料上长满生物膜,废水在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,水中的有机物均被微生物吸附,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。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,随水流到二次沉淀池,通过沉淀与水分离,废水得到净化。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,空气来自池子底部的布气装置,在气泡上升过程中,一部分氧气溶解在水里。
二,设计参数
1.生物接触氧化池每个(格)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,沿水流方向池长不宜大于10m。其长宽比宜采用1:2~1:1,有效面积不宜大于100m²。
2.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下应包括构造层、填料层、稳水层和超高。其中,构造层宜采用0.6~1.2m,填料层高宜采用2.5~3.5m,稳水层高宜采用0.4~0.5m,超高不宜小于0.5m。
3.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端宜设导流槽,其宽度不宜小于0.8m。导流槽与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导流墙分隔。导流墙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宜为0.3~0.5m,至池底的距离宜不小于0.4m。
4.生物接触氧化池应在填料下方满平面均匀曝气。
5.当采用穿孔管曝气时,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m;水平误差每根不宜大于±2mm,全池不宜大于±3mm,且应有调节气量和方便维修的设施。
6.生物接触氧化池应设集水槽均匀出水。集水槽过堰负荷宜为2-3L/(s·m)。
7.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有放空设施。
8.当生物接触氧化池水面可能产生大量泡沫时,应有消除泡沫措施,比如使用消泡剂或者喷淋方式。
9.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有检测溶解氧的设施。
三,填料
1.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应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、易挂膜、比表面积较大、空隙率较高、氧转移性能好、机械强度大、经久耐用、价格低廉的材料。
2.当采用炉渣等粒状填料时,填料层下部0.5m高度范围内的填料粒径宜采用50~80mm,其上部填料粒径宜采用20~50mm(常用炉渣填料的理化性能见附录B)
3.当采用蜂窝填料时,孔径宜采用25~30mm。材料宜为玻璃钢、聚氯乙烯等。
4.不同类型的填料可组合应用。
5.填料上的污泥浓度与负荷
填料种类
填料上污泥浓度(kgMLSS/m2)
填料层有机负荷(kgBOD5/m3·d)
软性填料
0.5~1.5
2.0~3.0
半软性填料
1.5~2.0
1.5~2.0
纤维束组合填料
0.5~2.5
2.0~2.5
弹性立体填料
2.5~3.0
1.5~2.0
悬浮填料
3.5~5.5
6.5~9.5
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特点
四,技术特点
进水采用进水堰的方法,进水与进气逆向,增加水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。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,池底曝气对污水进充氧,并使池体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,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圴的缺陷。
1.容积负荷高,耐冲击负荷能力强;
2.具有膜法的优点,剩余污泥量少;
3.具有活性污泥法的优点,辅以机械设备供氧,生物活性高,泥龄短;
4.能分解其它生物处理难分解的物质;
5.容易管理,消除污泥上浮和膨胀等弊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