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营产品:生活废水一体化设备、农村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
  • 技术文章ARTICLE

   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如何控制处理丝状菌膨胀的方法

    如何控制处理丝状菌膨胀的方法

    发布时间: 2022-09-27  点击次数: 661次

    如何控制处理丝状菌膨胀的方法

    众迈厂家定制设备,生产一体化成套设备,集装箱一体化设备,地埋式一体化设备,寻求环保工程公司长期合作,有意者请找天津众迈

    什么是丝状菌

    丝状菌是一种多细胞真菌,形态具有菌丝和孢子两种结构,广泛分布在水生环境、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。丝状菌的功能与结构形态密切相关,长丝状形态有利于其在固相上附着生长,保持一定的细胞密度,防止单个细胞状态时被微型动物吞食;细丝状形态的比表面积大,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,在底物浓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比胶团菌增殖速度快,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则比胶团菌增殖速度慢。许多丝状微生物表面具有胶质的鞘,能分泌粘液,粘液层能够保证一定的胞外酶浓度,并减少水流对细胞的冲刷,其中还含有特定的抗体,以防止其他生物附着。丝状微生物种类繁多,对生长环境要求低。其本身生理生长特性很特别:增殖速率快、吸附能力强、耐供氧不足能力以及在低基质浓度条件下的生活能力都很强,因此在废水生物处理生态系统中存活的种类多(有铁细菌如:浮游球衣菌(Sphaerotilus natans)、泉发菌属即原铁细菌属(Crenothrix)及纤发菌属(Leptothrix)。丝状硫细菌如:发硫菌属(Thiothrix)、贝日阿托氏菌属(Beggiatoia)、透明颤菌属(Vitreoscilla)、亮发菌属(Luecothrix)等多种丝状菌 ),数量大。

    如何控制处理丝状菌膨胀的方法

    1. 工艺控制参数的严格管理 

    1.1溶解氧控制值的有效性:在溶解氧方面,在曝气池出口值控制不低于3.0 MG/L,曝气池首端保证不低于1.0 MG/L。如果首端曝气量不能有效满足,可通过利用降低进流水量和减少活性污泥回流量的方法来满足,以免丝状菌在此部位发生环境优势增殖。


    1.2 食微比值(F/M)的有效控制:活性污泥食微比的控制,本质上是由进水有机物浓度值和活性污泥浓度两方面来决定的。我们认为的食微比值在0.15左右,低于0.05的情况是尽量需要避免的。在食微比控制值修正到正常值后,对轻中度的因负荷原因导致的丝状菌膨胀可以起到有效抑制作用。


    1.3 营养剂不合理投加控制:在成分单一的工业废水中,由于有关营养剂及微量元素不足导致了丝状菌膨胀,所以需要协调各种营养的平衡来保证菌胶团的正常生长,一方面是补充足量的氮、磷营养剂,放流出水中氮磷含量以接近但不超过*排放量标准的控制值为参考;另一方面是在生化池首端投加营养剂时,务必做到均匀连续的投加。

    引入惰性物质抑制丝状菌的高度膨胀

    高度和极度膨胀的丝状菌,通过简单的方法很难有效阻止,但可以投加惰性物质来抑制丝状菌的膨胀。足量的惰性物质流入生化系统,强化活性污泥的相对沉降性能的同时,还对丝状菌的结构起到了破坏作用,降低其膨胀程度,繁殖速度也会降低。因此,通过引入惰性物质,对丝状菌的抑制作用是明显的。

    高PH值废水有效抑制丝状菌膨胀

    丝状菌对高PH值废水的适应能力远低于对低PH值废水的适应能力,为此,运用高PH值废水来抑制丝状菌的高度膨胀是非常常用和有效的方法。下面就对高PH值抑制和杀灭丝状菌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。


    3.1 运用环境状态:由于高度级别以上的丝状菌,其单体暴露在水体中更加明显,所以受到高PH值废水的影响就会更大。因此,丝状菌在高度以上级别的状态下运用效果。


    3.2 基本条件配备:要达到高PH值废水,可以通过两种途径:一是进入废水处理厂的待处理废水本身PH值高;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向废水中投加碱类物质(如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),调节成为碱性污水。


    3.3 PH值调整度及量:根据实践经验,PH值控制在曝气池整池10.0一线,持续时闻4~8H左右能够对丝状菌起到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。但持续时间不要超过24H,以免出现活性污泥无法恢复的不良后果。

    4. 利用漂白分抑制和杀灭丝状菌


    因为漂白分是杀菌剂,且丝状菌吸收杀菌剂的能力也强于菌胶团,所以可运用漂白分的这个特性对丝状菌进行抑制和杀灭。


    4.1 运用环境:利用漂白分来抑制和杀灭丝状菌的使用环境,重点是针对极度膨胀和高度膨胀的丝状菌,对中轻度不适用。


    4.2 投加量确定:投加量至关重要,投加过量很可能将正常菌胶团全部杀灭,而投加过少很可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,反而使生化系统出水出现恶化。通过不同比例投加后对活性污泥的抑制情况来确认投加漂白分量,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原后生动物的活性和存在数量,以及丝状菌的受损程度来确认。


    4.3 投加步骤:确定投加量,投加量按70~90G/M3计算即可;


    · 确定投加频率,每隔5MIN投50KG,应该控制在1/2生化池水力停留时间长短范围内投加完毕,保证投加漂白分的有效性和对活性污泥的安全性。


    · 投加漂白分后,频繁检测对活性污泥的影响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;


    · 投加完漂白分后,持续作用时间也与高PH值废水对丝状菌的抑制和杀灭过程相仿,判断依据主要也是显微镜观察;


    · 经过漂白分抑制和杀灭的活性污泥,其丝状菌折断明显,在恢复各项活性污泥控制指标后,通常在3天内活性污泥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。


     

    637711405629798173823.jpg

    637711405625898123279.jpg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产品中心 Produc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