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 | 众迈环保 | 加工定制 | 是 |
---|---|---|---|
处理量 | 0.5-50m³/h | 主体材质 | 碳钢 |
水泵功率 | 0.75kw | 额定电压 | 380v |
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| 120*300*300 |
天津众迈污水处理设备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介绍
工艺选择
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技术主要包括:生物处理技术、自然处理技术。经过人类上百年的实践,上*以生物处理为经济―效益比(cost-effective)。因此世界上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处理工艺。污水生物处理分为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两大类。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降解有机物的效率有限,出水水质较难达到本项目的要求,且占地相对较大,废气收集处理问题也不好解决。因此也不考虑单独使用。化粪池作为典型的厌氧处理,作为标准的设施用于污水处理的前处理。
生物膜法是一种比较适合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,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相比较,生物膜法易于维护运行、节能省电、占地面积小,污泥少,一次性投资较普通活性污泥法稍高一些但可以接受,但如果出水要求较高需要增加深度处理,投资较高。 膜生物反应器以出水水质稳定优良为其优势,但一次性投资成本稍高。本工程要求处理出水用作景观水,且不能影响周围人们的身体健康,故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,且要求有较高的稳定性。本工程选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作为处理工艺。
3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介绍
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技术,它是膜分离技术和活性污泥生物技术的结合。它不同于活性污泥法,不使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,而是使用中空纤维膜替代沉淀池,因此具有固液分离性能,同时利用膜的特性,使活性污泥不随出水流失,在生化池中形成8000-12000 mg/L超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浓度,使污染物分解*,因此出水水质良好、稳定,出水细菌、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。生活污水处理后可直接回用,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传统工艺不具备的优点。 ?
优点:
(1)出水水质优良、稳定。
(2)工艺简单。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,不必单独设立沉淀、过滤等固液分离池。
(3)占地面积少。处理单元内生物量可维持在高浓度,使容积负荷大大提高,同时膜分离的高效性,使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。
(4)污泥排放量少,只有传统工艺的30%,污泥处理费用低。
(5)膜生物反应器可以滤除细菌、病毒等有害物质,可显著节省加药消毒所带来的运行费用并扩大污水回用范围。
(6)系统抗冲击性强,适应范围广。
(7)较好的设备化和自动化,管理简便。
(8)模块化设计,易于扩容。
设施说明
1、格栅
格栅为回转式格栅机,材质为不锈钢,用于去除水中大颗料悬浮物和漂浮杂质。
2、调节池、提升泵
由于污水水质及水量波动较大,因此要有足够的调节池容量,才能使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水质及水量稳定。
调节池配置潜污泵将废水提升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。
3、水解酸化池
水解酸化池内装组合填料。废水在此池中在水解酸化微生物的作用下,大分子有机杂质水解酸化成小分子物质,有利于接触氧化池中好氧菌的分解。
4、生化处理
根据前述污水水质水量和排放要求,结合污水特征。本次生化系统将接触氧化池、沉淀池、污泥池、风机房、出水池等部分合成一体,其各部分具有相应功能,部分之间相互连接,zui终出水达标,现分别阐述如下:
接触氧化池内配装填料。下部配置曝气器,并用ABS工程塑料管做成曝气系统,曝气系统的气源由专门配置的风机提供。
沉淀池上部设可调出水堰,以调节出水水位;下部设锥形沉淀区和污泥气提装置,气源由风机提供,污泥采用气提方式输送至污泥池。
污泥在污泥池停留时间约为90天。系统沉淀产生的污泥以气提方式排入污泥池,污泥在此浓缩沉降并储存,池底部设曝气管以防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,并使污泥氧化减少污泥总量;浓缩污泥定期由粪车抽吸外运。污泥池上部设上清液回流装置,使上清液溢流至酸解池。
5、防腐措施
1)设备箱体、污水管、污泥管等工艺管道采用镀锌管或经防腐处理的钢管,曝气管采用ABS管,以耐腐蚀。
2)为延长设备及构筑物的使用寿命,采用环氧树脂漆防腐涂料对设备管道防腐,内外各涂三道。
6、防噪声措施
污水处理设备噪声比较大的主要是鼓风机,为此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噪声。首先罗茨风机进出口均采用消音器进行消音;同时在鼓风机基础下设置隔振垫,并在进出风管上装可曲绕接头以减少振动产生的噪声;然后将鼓风机设置于独立的鼓风机房,对机房内壁进行防噪处理。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,污水处理站外的噪声可降至50分贝以下。
7、电气控制
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电器编程集中自动控制,一旦自动控制失灵或变更使用工艺所需时,本系统可进行人工控制,以信号指示运行正常与否。为了减少操作工的劳动强度,并实行运行操作自动化,水泵、风机能自动切换。
8、设备安装的一般技术要求
地脚螺栓:地脚螺栓的光杆部分必须清洁无油污,必要时采用明火烧烤,清除油污,螺纹部分应涂油脂。螺栓拧紧后,螺栓必须露出1.5~5个螺距。地脚螺栓与基础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。地脚螺栓与孔底应留30~50mm的距离。
垫铁:每个地脚螺栓的近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,在不影响二次灌浆的情况下,尽量靠近地脚螺栓。相邻两组垫铁的间距一般为500mm,对承重较大的重型设备,其间距应为250mm。斜垫铁必须成对使用,其斜度一般为1/20至1/10,对重心较高或振动较大的设备,采用1/20的斜度为宜。每组垫铁应减少块数,一般不超过三块,摆放时,成对斜垫铁在上,平垫铁应放在下面。配对的斜垫铁应接触平稳,其搭接接触长度不少于总长度的3/4,用0.25kg手锤敲击每组垫铁,听声音应实在,且无松动现象,用0.05mm塞尺检查不应塞入宽度的1/5。设备找正找平后,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外缘,平垫铁应露出10~30mm,斜垫铁应露出10~50mm。
灌浆:设备在就位、找正找平后应及时灌浆,灌浆前应将基础孔内浇入少量的水,灌浆处应清洗干净,不得有油污物。灌浆使用的碎石混凝土应比原基础的混凝土的标号高一个等级,浇灌时应捣固密实,并不应使地脚螺栓歪斜和影响设备的精度。孔洞灌满后,其地面上的灌浆层不应小于25mm。为使垫铁与设备底座地面、灌浆层的接触良好,也可以采用我公司常用的压浆工法施工。灌浆完毕后,应将螺栓和设备上的砂浆清理干净,每天应进行浇水养护二次,养护期一般为7~12天,视气温的高低而定。
天津众迈污水处理设备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介绍
处理方法

